导航图标

防伪标签及溯源系统



核能防伪技术研发背景

  上世纪初,全球的假冒伪劣产品只有50万美元,而到本世纪初已突破1000亿美元。自1990年以来,全球假冒商品的贸易额增长速度是全球贸易额增长速度的3.2倍,假冒伪劣现象已成为“仅次于贩毒的世界第二大公害”。

  为保护企业和消费者利益,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国家和企业每年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用于防伪打假,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衍生出了各式各样的防伪技术。

  从最初的激光射码防伪、荧光油墨防伪、温度防伪、夜光防伪、数码防伪,及研发的核能防伪技术等,都在维护国家利益,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道路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1.jpg


核能防伪技术介绍

  核能防伪技术是国家863计划科技成果,我国原创、具有国际水平的防伪技术,是科技部列入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中的防伪技术。

  核能防伪技术产品是通过高能粒子辐照后经专用工艺,在薄膜厚度上形成圆柱形微米级通孔,微孔密度每平方厘米40-300万个,微孔在平面上按随机分布,微孔斜度30-50度,孔道具有良好的透气、透水性能。再通过特殊工艺将薄膜与基材复合,经过印刷而制成客户要求的防伪标识。

  在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众多**品牌的产品防伪应用中,长达近二十年,无一例被仿冒,其可靠性被广泛认可。


防伪技术特点

  生产的垄断性

  核能防伪材料的生产过程中使用到专用反应堆等国家重要核设施,造价昂贵且受到国家强力监管,而且还需要核物理、化学、电子等多学科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因而具有高度垄断性。

  不可仿造性

  核能防伪标识的图案具有“微观设密宏观显示”的特点,使不可见的几百万像素集合“放大”成为可见的宏观图案。核能防伪标识的微孔密度、微孔斜度、孔径及其特有的分布规律,形成了严格的密码信号,是仿造者根本无法逾越的障碍。在显微镜下可以清楚地识别出是否为核反应堆加工,可证明采用其它任何技术都无法制作出类防伪技术图案。

  大众识别性

  用有色液体在防伪标识上涂抹,然后擦干,则防伪标识中的隐形图案或文字显形,显示出相应的颜色。甚至用任何无色液体涂抹在防伪标识上,膜上核微孔形成的乳白色图案立即消失,呈现衬底颜色,水干后图案复原,为可逆变化,可重复鉴别。

  司法鉴定性

  核能防伪标识中核微孔具有非常严格的微观科学参数,通过工艺控制参数形成严格的密码信号,**贮存在标识内部,成为专家鉴别和法律鉴别的科学依据。


识别方法

  1、透镜观察

  用20倍以上放大镜仔细观测防伪标识的图案部分,可以看到图案是由随机分布的圆孔所组成。

  电镜下的核径迹膜

  2、滴水消失鉴别方式

  用一滴水或任何无色液体涂抹在防伪标识上,膜上核微孔形成的乳白色图案立即消失,呈现衬底颜色,水干后图案复原,为可逆变化,可重复鉴别。

  3、笔涂透印鉴别方式

  用彩笔、口红、印油或其它有色液体在防伪标识上涂抹,然后将标识擦干,则防伪标识中的隐形图案或文字显形,显示出相应的颜色。

1_01.jpg

未标题-1.jpg


应用品牌

1-5.jpg



服务流程

  在签订供货合同时,要求客户提供“三证”,即企业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商标注册证明,以确保防伪标识提供给合法的客户。生产过程中的废品和多余防伪标识在严格监督下销毁,确保防伪标识不流失。

1.jpg

2.jpg

替换2.jpg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邻得膜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1052673号-1 网安备案苏公网安备 3201180201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