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核物理应用研究院已建成四大平台,分别是辐照中心、中子科学中心、高压加速器中心和核孔膜应用研发中心。以下是对每个平台的详细介绍:
1. 辐照中心
辐照中心是研究院的核心平台之一,已实现商业化运营。该中心采用辐照加工技术,这是一种绿色安全的新型灭菌方法,利用射线穿透包装好的产品(如食品、药品等),有效消灭细菌,起到储存、保鲜的作用。技术原理是利用高能射线(如γ射线或电子束)进行非接触式杀菌,避免了化学残留,环保且高效。
应用领域:主要用于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和卫生用品的辐照灭菌。
2. 中子科学中心
中子科学中心专注于加速器型中子发生器的研制和生产,并开展中子技术的分析测量研究。该平台利用中子射线的特性,实现类似“工业CT”的检测功能,能穿透厚重材料进行无损安全检测。
应用领域:主要服务于工业安全检测,如航天器、舰艇、大坝桥梁等关键基础设施的无损探伤。中心还开展中子照相、单粒子效应和核数据测量等研究,为核技术提供基础支撑。中子技术具有高穿透性和精确性,能解决传统检测方法难以覆盖的“卡脖子”问题,是研究院的重要科研基础设施。
3. 高压加速器中心
高压加速器中心专注于粒子加速器的研发、生产和应用,包括加速器质谱仪(AMS)、串列加速器等高端设备。该平台已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如研发的加速器质谱仪(AMS)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核素超高分辨测量。
应用领域:应用于考古(减少碳-14年代测定误差)、半导体产业(离子注入机项目已启动,用于芯片制造)、以及核医学等领域。该中心能支持高精度科研和工业需求。例如,AMS设备用于核素分析;粒子加速器的推广助力半导体等新兴产业发展。
4. 核孔膜应用研发中心
核孔膜应用研发中心致力于重离子微孔膜的开发和产业化应用。该平台利用重离子技术制造微孔膜,具有高精度过滤和防伪特性。
应用领域:主要用于医疗领域(如精密型输液器过滤膜)和防伪领域(如重离子微孔防伪膜)。该技术已实现商业化开发,解决生物医药和日常用品中的“卡脖子”难题。核孔膜技术绿色环保,可提升产品安全性和功能性。中心体现了核技术与材料科学的交叉创新,为核技术应用产业拓展了新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