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邻得膜生鲜果蔬自发气调保鲜包装技术

  未来一二十年,果蔬保鲜产业市场的前景十分诱人。业内人士估计,我国保鲜技术有高达600亿元的市场。但由于果蔬生产的季节性、区域性及果蔬本身的易腐性,再加上流通环境的多样性,使我国果蔬的保鲜仍是个难题。

  在我国,果蔬生产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农产品产后损失率仅在1.7%~5%左右,而我国,采摘后的果蔬因包装、储运等因素影响发生腐败所造成的损失率高达20~30%。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关税下调,国外果蔬产品涌入我国,更消弱了我国果蔬产品的竞争力。降低果蔬产品腐烂损失,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一项紧迫任务。统计数字显示,如果我国的果蔬损耗降低3%至5%,每年可减少果蔬损耗200多万吨,如果降低损耗15%,果蔬产值可增加120亿元。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果蔬生产和食品业发展迅猛,但与之相关的产品保鲜、储运技术却相对落后。我国每年的蔬菜产量3亿吨,水果产量6000万吨,但由于保鲜产业落后,每年有8000万吨果蔬腐烂,损失总价值近800亿元。也就是说,约有20%多的水果蔬菜在流通过程中变成了垃圾。而包装不当则是造成果蔬腐烂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统计,发达国家农产品产后储藏能力可占到商品总量的70%~80%,而我国仅为25%左右。可见,流通和储藏环节的薄弱成为制约我国果蔬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果蔬产品储运保鲜的主要问题是:冷藏链不完整,如日本90%以上的蔬菜都经过预冷处理。而在我国,预冷技术使用率仅为5%;果蔬生产分散,流通、经营秩序混乱,使得目前国际流行的预冷、气调保鲜包装技术难以在我国大面积推广使用;适合我国农业经济结构的保鲜技术匮乏;实用化步伐缓慢。

  因此,研究开发与我国农业生产模式相适应的保鲜新技术并加快推进生鲜食品保鲜技术产业化,对于提高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业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市场竞争力,降低我国果蔬的损耗率,使果蔬得到保鲜运输、储藏,做到一方生产,八方享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果蔬采后的生理变化,主要应从以下个方面采取措施,实现果蔬的保鲜保质:1)降低呼吸作用,延长贮藏期;2)减少贮菜的蒸腾作用;3)抑制采后的后熟与衰老;4)提高抗病性,以有效技术手段控制腐烂病菌对果蔬的侵害。

  常用保鲜(或保质)方法主要有:(1)化学保鲜;(2)冷冻保鲜;(3)抽真空高温灭菌保质;(4)抽真空充氮保鲜;(5)复合气调保鲜;(6)天然生物保鲜;(7)电子技术保鲜法。

  果蔬的品种很多,呼吸速度相差很大,对包装材料透气性能要求范围广。果蔬气调包装内CO2和O2浓度的相对比例取决于包装薄膜材料CO2和O2的透气系数之比(β=PCO2/PO2),因此,通常用薄膜透气系数比β来表示薄膜的透气性能。目前可供果蔬包装的塑料薄膜的β值一般集中在3~6的狭窄范围里,远不能满足各种果蔬呼吸速率的要求。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就是使用多孔薄膜包装。目前,应用多孔薄膜是果蔬气调包装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在果蔬气调保鲜包装领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邻得膜由于微孔参数的多维可设计性优点,使其成为用于生鲜果蔬保鲜包装极为理想的材料。

  几年的实验室实验及研究表明,邻得膜。其作用为通过微孔参数控制果蔬呼吸、透气、透湿、防水、阻隔微生物进入。邻得膜果蔬保鲜技术的保鲜机理不同于其他自发气调保鲜包装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纯物理保鲜新技术。实验结果显示,其保鲜效果优于低温储藏,对部分果蔬的储运,是一种可以替代冷链的保鲜技术,也是适合我国农业经济结构的保鲜包装技术。


邻得膜生鲜果蔬自发气调保鲜包装技术详情换成这个_01.jpg

邻得膜生鲜果蔬自发气调保鲜包装技术详情换成这个_02.jpg

邻得膜生鲜果蔬自发气调保鲜包装技术详情换成这个_03.jpg

邻得膜生鲜果蔬自发气调保鲜包装技术详情换成这个_04.jpg

邻得膜生鲜果蔬自发气调保鲜包装技术详情换成这个_05.jpg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邻得膜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1052673号-1 网安备案苏公网安备 3201180201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