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靶向治疗雾化给药装置

  随着对肺气肿、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囊性纤维化等疾病的深入了解,人们更加认识到肺部给药是一种集靶向与非侵入性于一体的药物给药系统。故开发非侵入性药物输送技术将成为近年来新的技术热点。肺部给药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与其他给药方式相比,肺部具有较大的吸收面积,肺泡表皮薄,毛细血管网丰富等特点,且可避免肝脏首过作用而直接将药物递送到局部或全身,因此使用方便、起效快。这种新型的肺部给药的方式极有可能成为呼吸道给药剂型的重点之一。药物粉末在吸入气流中的粒径分布是影响 DPI 吸入效率的一个关键因素。普遍认为空气动力学粒径范围在 1 ~ 5 μm 的药物粉末可以被有效地吸收。研究证明,粒径超过 10 μm 时大多沉积在上呼吸道,粒径小于 0.5 μm 药物则很容易在未沉淀前被呼出或黏附在口腔,而 0.5~ 8 μm 的气化颗粒可以最大限度地沉积在下呼吸道中。

  传统喷雾机的种类主要有离心式、压力式和气流式,这些设备上所采用的雾化器由于其结构的特点,所产生的液体颗粒比较大,粒度分布宽。目前,发展出了新型的微孔板雾化器,它是利用压电驱动的方式使流体通过孔径为 3~10 μm 的微孔板而形成喷雾。根据微孔板的振动形态可将雾化器分为静态网孔雾化器(Static Mesh Nebulizers)和振动网孔雾化器(Vibrating Mesh Nebulizers);静态网孔雾化器采用超声波换能器产生高频振动,推动流体从静态网孔中喷出成雾;振动网孔雾化器中微孔板的孔型是一种上大下小的结构,流体接触这种高频振动着的微孔板可在微孔板下方形成微喷。这种振动网孔式雾化器采用的是薄的压电陶瓷片直接与微孔板相粘连组成压电陶瓷雾化片的形式,其雾化效果好、功率小。核孔膜孔径均一、孔形规则、孔径孔密度可精确控制,是用于制备靶向治疗雾化片的理想孔板材料。以其为基材制备的震动微网雾化器,形成的雾滴平均粒径小、粒度分布窄而均匀,正常工作过程中对药液的温度影响小,特别适合低粘度流体的微米级雾化,故在微纳制药装备领域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未标题-1_01.jpg

未标题-1_02.jpg

未标题-1_03.jpg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邻得膜尿路上皮癌液基诊
Copyright © 邻得膜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1052673号-1 网安备案苏公网安备 32011802010174号